在托普卡匹皇宮逛了一整個早上
皇宮內的建築 也幾乎都有參觀
不過也因時間不足 只能先離開托普卡匹皇宮
伊斯坦堡的歷史古蹟真的很值得參觀呀!
離開的時間也已經過了午餐時段
所以就慢慢散步 逛一下周邊順便吃個簡單的午餐
聖索菲亞大教堂
原本要進去參觀 不過排隊的人潮實在太多了
加上外部整修的關係 所以就只好放棄
期待有機會再訪
沿途的廣場/街邊都有攤販
販售的是烤玉米和烤栗子還有水煮玉米
櫻桃甜很好奇口味 所以停下來買來品嘗XD
烤玉米的方法是乾烤
玉米烤的微焦 外殼偏硬與厚 比較沒有水分了
不過越嚼是越香的 但是嘴巴很痠XD
烤栗子是大板栗 也是使用乾烤
跟台灣的糖炒栗子當然是不一樣嚕!
栗子因為有帶殼烤 所以口感比較濕潤鬆軟一些
這個偌大的廣場是君士坦丁堡競技場
或是稱為古羅馬賽馬場
現今稱為蘇丹哈邁德廣場
前幾篇的文章都會分享到君士坦丁堡名稱
君士坦丁堡是伊斯坦堡的舊稱
而這個舊稱也曾經使用了2000千多年
伊斯坦堡這座城市歷經了多個帝國時期的統治
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鄂圖曼帝國
最初的賽馬場是興建於拜占庭時代
主要用於戰車比賽和娛樂活動
在324年時 君士坦丁大帝將羅馬首都遷往拜占庭
並將這座城市更名為新羅馬 後來又更名為君士坦丁堡
最大規模的興建見時期是在羅馬帝國時期的君士坦丁大帝
最大修復工程就是君士坦丁堡的賽馬場
這個賽馬場長約450公尺 寬約130公尺
大約可容納10萬觀眾的競技場
在古代 當時的賽馬與戰車賽車是相當受歡迎的社交活動
不過因為大量的押注競爭 引起了許多的紛爭與動亂
曾經造成死傷慘重的暴動
因君士坦丁大帝無法讓戰亂平息 1453年拜占庭帝國也因此滅亡
賽馬場最終成為廢墟
鄂圖曼帝國土耳其人征服這裡 成為鄂圖曼帝國時期首都
鄂圖曼土耳其人對於賽馬毫無興趣
賽馬場不僅荒廢也逐漸被人遺忘
如今 壯觀的賽馬場以不復見
留下來的是被"美化"的廣場
以及從別處運送過來的羅馬帝國時期紀念碑和雕像
<拜占庭式德國噴泉>
這座噴泉在廣場上相當顯眼
整座噴泉的外觀也幾近完整
上段文章也說明 廣場上大多數的遺跡都是從他處運來
噴泉也不例外
德國末代皇帝 威廉二世訪問伊斯坦堡時
贈送給鄂圖曼帝國的蘇丹
最初在德國建造 在1990年分段運輸到伊斯坦堡組裝
並放置於現在的位置
八角形的噴泉是由大理石打造 圓頂部分則是青銅
雖然有點剛硬的感覺 不過多了金色點綴鑲嵌整體不失優雅
這座噴泉還有多個水龍龍頭設置
<蛇柱>
整座廣場的遺跡都是從他處運來置放
君士坦丁大帝和狄奧多西大帝為了美化這個廣場
尤其是狄奧多西大帝更是不遺餘力
他將來自各個帝國的藝術品運回到君士坦丁堡
這座蛇柱其實是希臘的阿波羅神廟的普拉提亞三角祭壇
是由三條蛇捧著金碗的的雕飾
運回來之後 蛇身被破壞 蛇頭也遭破壞 就連金碗也遺失
最後只留下短短的蛇身部分 因此稱為蛇柱
蛇頭已被復原 被存放於伊斯坦堡考古博物館中展出
<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
狄奧多西大帝在埃及購買了粉紅色花崗岩雕刻的尖碑
這座尖碑在公元前1490年圖特摩斯三世就位期間
就佇立在盧克索的卡納克神廟
狄奧多西大帝將尖碑分切成三塊運回君士坦丁堡
這座尖碑已經有3500多年歷史
運送過程中 尖碑和底座都受到不少的損壞
不過基座上的雕刻都還是蠻完整
整座尖碑呈現粉紅色 不過當天我竟然沒有近拍到整座尖碑XD
<君士坦丁紀念柱/牆柱>
在十世紀時
皇帝君士坦丁七世在賽馬賞的另一端興建了一座方尖碑
為的是紀念君士坦丁一世
整座尖碑高達32公尺 一樣使用花崗岩建造
最初尖碑外都是由金銅所鍍上
後來十字軍東征時 被十字軍對洗劫 剝光了上方所有的金銅
無法拿下來的 也用熔化的方式取下
最後只剩下赤裸的牆柱
想像若是牆柱鍍著金銅的外觀 一定是相當耀眼
簡單快速在廣場旁的餐廳用餐
歇歇腳 準備下一個景點
外層很像千層酥皮麵包的口感
裡面包著起司
外酥內軟 鹹甜鹹甜 口味蠻不錯
烤雞肉簡餐
餐後水果
心得
舊城區很多知名景點都坐落在君士坦丁堡競技場周邊
競技場中 已經看不到古代賽馬場遺跡
不過君士坦丁大帝 還是從各個帝國運回了許多藝術品
置放在競技場讓大家欣賞
土耳其是個很特別的國家
伊斯坦堡的舊城區更是有特色
多個帝國時期的統治 有著不同樣貌的遺跡/文化留存
一下子走在熱鬧繁榮的街道
一下子又到了歷史古蹟
宛如在時光隧道不斷穿梭來回呀!
這個廣場很廣大 可以順道來走走看看
走累了也可以歇歇腳
旅遊指數
旅遊資訊
蘇丹哈邁德廣場/君士坦丁堡競技場 Sultanahmet Meydanı
Binbirdirek, Sultan Ahmet Parkı No:2, 34122 Fatih/İstanbul, 土耳其